• 首页
  • 报告
  • 资讯
  • 快讯
  • 图表
  • 网址导航

[产业] 锻造汽车业创新内核

[复制链接]
78 |0
发表于 2024-6-18 08: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乘联会最新发布的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有两个亮点,一是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自主品牌成为增长主力,同比提升近两成;二是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38.5%,远远跑赢市场“大盘”。




  时值“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提出十年之际,这些数据再次证实,中国汽车业在新能源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而言,产销量十年百倍的增长只是衡量产业成长的显性指标之一,更重要的是内核的更新与强大,而这个内核就是创新。



  首当其冲的是技术创新。回顾十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技术创新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是因循和模仿,而是突破和创造,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在“三电”领域全面领先的根由。不仅如此,在业界看来,汽车制造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资金积累能力强、带动就业人口多等特点。而新能源汽车不仅动力系统全面颠覆式创新,更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大量“汽车之外”的技术,带动了中国产业发展史上规模空前的技术创新,成为牵引其他产业加速创新的重要力量。



  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品创新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特征。从“国民神车”五菱宏光到兴起“国潮风”的比亚迪王朝系列、从零重力座椅到车载家庭影院、从语音助手到自动泊车……各种新颖的外观设计、车载设备、实用功能等纷纷加载,使中国新能源汽车爆款叠出,并且彻底打破了以往燃油车时代一款经典车卖几十年的定律,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时代产品迭代的“摩尔定律”,新车型的投放越来越快,新产品越来越智能。研究机构艾睿铂的分析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新车型从上市到升级或改款所用时间平均仅为1.3年,而外国品牌为4.2年。



  值得一提的还有模式创新:用户共创、换电模式、CEO开直播营销等等各个维度的模式创新不断涌现,面对中国汽车市场被海量选择“惯”出来的最精明消费者,消费者个性体验与需求已然成为汽车价值体系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正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所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是以先进的技术与用户价值为基础,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



  当然,这些创新都是厚植于优渥的产业土壤,包括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多年来积淀的深厚工业能力、供应链完整度和产业高聚集度、高质量的技术人才与产业工人队伍、充分的市场竞争等。尤为重要的是产业政策的创新,以旧换新、汽车下乡、引进“鲶鱼”特斯拉等,这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产业政策正是中国汽车业形成创新内核的坚实保障和强力支撑。可以看到的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今年5月,持续一年多的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促销折扣力度出现了罕见的降低回调,而且汽车销量和库存仍持续良好势头,这也被业界认为是中国汽车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创新竞争的重要信号。



  当中国汽车业锻造出更加强大的创新内核,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即便逆风四起甚至于“风暴来袭”,我们仍然有信心集聚产业的优势力量,坚定高质量发展道路,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吴蔚)
        

          转自:经济参考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阅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