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报告
  • 资讯
  • 快讯
  • 图表
  • 网址导航

[市场] 工业增长格局不变 产业发展韧性增强

[复制链接]
202 |0
发表于 2023-2-5 12: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稳主要体现在工业经济回稳向好,信息通信业平稳增长,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主要体现在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贡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加快。”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继续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扩需求、促循环、助企业、强动能、稳预期,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



  田玉龙表示,2022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和亮点:



  工业经济回稳向好,“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去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5%。工业经济为稳定宏观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主要体现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为近年来较高水平;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拉动0.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7.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取得一批重大突破性成果,产业发展韧性和稳定性进一步体现。去年年底,我国自主研制C919大型客机实现全球首架交付,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机 (ECMO)实现了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突破并获证上市投入使用。创建了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同时,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新产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



  信息通信业平稳持续增长,融合赋能效应进一步凸显。2022年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持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信息通信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去年,5G基站新增88.7万个(目前已达到231.2万个,总量占全球超过60%),全国已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18.4亿户,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 “物超人”的国家;5G用户达5.61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三分之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75倍。加快推进融合应用,5G已在工业、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应用案例数超过5万个。同时,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加快健全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



  另外,政策规划持续加力,为振作工业经济注入强大动力,为企业发展提振信心、增强预期。



  扎实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表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的引擎,也是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战场。工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主要工作有:工业碳达峰行动有序展开,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典型标杆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



  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使绿色成为新型工业化基本底色。将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工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实施绿色制造推进工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着力提升工业清洁生产水平,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



  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田玉龙表示,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持续影响,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经营困难。工信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作用,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纾困解难政策措施,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在减税费方面,2022年,全年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其中约四成为小微企业所享受。在增加融资方面,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3.2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另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累计投资350亿元,在缓解贷款难上发挥了很好作用。在企业创新方面,工信部建立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899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7万家。近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 《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提出了15条具体举措,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这些政策支持下,广大中小企业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克服了各种困难,生产经营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0.5%、6.0%、0.3%,展现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田玉龙表示。



  田玉龙介绍,工信部对4.3万家中小企业调查显示,2022年近四成企业有新增贷款,超六成企业有研发投入,超六成企业有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同时,工信部对1800多户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调查显示,2022年1-11月,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7%,高于规上工业企业5.2个百分点。



  田玉龙表示,2023年,中小企业平稳发展的困难挑战依然较大,工信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业增长态势和格局没有变



  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一季度是高位开局,到了4月大幅下滑,5月后又开始企稳回升。四季度,受疫情扰动,下行压力加大。



  田玉龙表示,2022年工业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比较严峻复杂,稳增长压力较大。总体来看,回稳向好态势没有变,主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增长。2022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对整体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3%。



  “在装备制造业的代表性行业中,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分别增长11.9%、4.6%。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恢复,2022年产销量分别增长3.4%和2.1%。”田玉龙说,原材料制造业承压增长,消费品制造业逐步恢复。从重点产品看,新能源、新动能产品高速增长,生活必需品平稳增长。从地区来看,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去年31个省 (区、市)中,有24个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增长,其中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等工业大省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中西部地区主要指标增速处于领先,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和6.2%。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3.0%,总体呈现平稳恢复态势。



  田玉龙表示,2023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工业领域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还比较大。但总的来看,增长态势和格局没有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稳定的,也是稳固的。



  田玉龙说:“随着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的有效释放,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态势保持不变,为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阅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