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亦称“产业簇群”、“竞争性集群”、“波特集群”。 某一行业内的竞争性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互动关联的合作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和相关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制定标准的机构、产业公会等)聚集在某特定地域的现象。 建设产业集群有助于相互竞争的企业提高竞争力,对特定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组织形态,成为各类生产和创新要素最聚集的地方。 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的增长引擎,这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基于产业集群发展概念的一种高效率的空间集聚的经济现象;基于先进技术、工艺和产业领域,地理上邻近且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集聚;具有产业联系而且相互影响,通过联系和互动,在区域中产生外部经济,从而降低成本;在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促进技术创新;在技术、工艺、制造模式、产品质量、要素和组织形态上都处于领先水平。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也是重要支撑。 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延续制造业发展优势、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选择。 所谓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是在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基础上,特指在电池产业相关的先进材料、制造技术和工艺、电池应用等上中下游领域,地理相邻的大量企业、机构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共生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和产业组织形态,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先进电池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标志。 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是指推动集群网络化协作的核心,多部门参与,将政府部门、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笼络在一起;基于共同协商原则协商达成和履行相对稳定的共同协议,促进集群成员达成共同目标和统一行动,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开展集体行动进行集群自发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