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领域国内政策2021年12月,工信部等15部门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7月科技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年1月工信部等17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2023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2025年实现整机批量生产,2027年要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根据国家层面发布的指导性政策,各省市也纷纷出台地方性机器人产业规划,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区均明确提出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 2023年6月《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对标国际领先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加快建设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 2022年7月《上海市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培育百亿级智能机器人产业。 2023年5月《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并在《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出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拟出台《杭州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以人形机器人创新引领,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支撑发展的“1+3+5”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体系。 宁波市编制了《宁波市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正在完善《宁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并在2023年底成立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