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经济体成为外资流入主要地区2020年疫情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速趋势性放缓,2009到2019年十一年间复合增速为4.3%,而2020年到2023年复合增速降至-6.3%。 伴随总体增速放缓,全球资金投向也在这两个时期发生变化,发展中经济体对外资吸引力明显上升,近四年流入发展中经济体外资复合增速达5.3%,而发达经济体增速仅达-18%,外资流向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份额比重从2009年-2019年的43%上升至20202023年的64%。 发达经济体对外资吸引力走弱,主要是欧洲地区对全球资金吸引力下降。 2018年后,伴随特朗普上台后TCJA法案1的推行,美国跨国企业开始逐步将囤积在欧洲低税率国家的利润迁回美国。 2021年拜登执政后,进一步提议对跨国企业征收15%的全球最低税率,这一举措进一步挫伤欧洲低税率国家对跨国企业吸引力,外资继续将海外利润迁出2。 从国别来看,这一时期爱尔兰、卢森堡、荷兰这三个跨国企业的传统“避税天堂”外资流入规模大幅收缩,其他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外资流入规模相对稳健。 而对于发展中经济体,受益于低税率以及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传统投资目的地如中国香港、新加坡接受外资流入规模上行,近四年复合增速分别高达11.2%、13.1%,外资流入中国香港、新加坡的份额在2019-2023年共计上行10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新兴市场譬如中国内地、沙特阿拉伯、阿联酋、越南、印尼、墨西哥、巴西也在这一时期接受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上述国家/地区吸引外资占全球份额在过去四年中提升了8.6个百分点。 从存量规模观察,当前发达经济体仍然是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主体,截至2023年末,发达经济体接受外国投资存量占比达68.1%,其中欧盟、美国分别各占约四分之一。 但从趋势上看,与流量数据表现一致,近年全球投资重心向发展中经济体倾斜,其存量占全球份额由2020年的28.4%上升至2023年的31.9%,其中2023年中国外国投资存量占比达7.9%,为历史最高水平。 |